杨会章 任昭通市司法局副局长。
兴安盟是什么颜色?踏上归程时我们有了答案:深深浸染着我们这几天行程的,是民族团结携手奋进焕发的五彩缤纷。在这儿随处可见北方的白杨树、白桦林,还有婀娜多姿的杨柳,置身其中会让人误认为是江南水乡。
下了飞机从乌兰浩特义勒力特机场出站后,兴安日报同仁周到的接机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兴安盟的热情,深深呼吸一口兴安盟的空气,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,让人心旷神怡,如痴如醉。逐绿而行生生不息绿色是内蒙古高原上最富有生命力的颜色。一座座白墙青瓦、飞檐翘顶的朝鲜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,外墙上绘着各种朝鲜族民俗图画,与清澈见底的小河相映成趣。面对成吉思汗的雕像,毛泽东的词《沁园春·雪》脱口而出: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这个盛夏,我们受邀参加全国地市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会,并参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岭上兴安盟主题采访活动。
大巴行至城郊,这里有阿尔山著名的泉水——五里泉,同伴们纷纷下车用瓶子打水,哗哗不断流淌的泉水甘甜爽口。阿尔山,蒙语的意思是热的泉水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、市民文明公约,爱国守法、明礼诚信,团结友善、勤俭自强,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,爱岗敬业、奉献社会,尊老爱幼、邻里和睦,正直善良、见义勇为。
管好自己的腿,不践踏花草,不翻越护栏,不乱穿马路,不闯红灯,快速通过斑马线。昭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2023年7月20日校对:胡远松。管好自己的手,不乱扔乱倒,不乱堆乱放,不乱搭乱建,不乱贴乱画,不损坏公物、不毁绿种菜。管好自己的车,不争道抢行,不乱停乱放,不随意掉头,不乱鸣喇叭,不车窗抛物。
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让环境更加优美、秩序更加优良、服务更加优质、生活更加美好,是我们共同的心愿。让我们携手并肩、团结一心、共同努力,从现在做起,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,摒弃陋习,爱护市容,共建安全、整洁、有序、文明的城市环境,为昭通更加美丽,昭阳更加出彩,贡献我们的力量。
从我做起,从今天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,坚决做到四个管好:管好自己的嘴,不随地吐痰,不讲脏话,不说粗话,不在公共场所吸烟、大声喧哗、随地吐瓜壳。今年是我市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,特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:一、争当道德风尚的先行者。二、争当文明行为的引领者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让我们一起关注创建、关心创建、宣传创建、支持创建、参与创建,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公益活动、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,自觉维护居住小区、工作单位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,积极配合问卷调查,监督、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,用文明方式影响他人,为创建喝彩,为创建出力,为创建点赞。
您的理解,让我们更有动力。市民朋友们,您的支持,让我们更有信心。您的参与,让我们更有力量。三、争当创建活动的参与者。
尊敬的市民朋友们:昭通是我们共有的文明家园今天参加‘世界灭菌科学日活动,我感到非常震撼,原来医生使用的器械是经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么规范、正规地清洗、包装、检查、灭菌。
举办活动揭开消毒供应中心神秘面纱消毒供应中心不直接对外开放,消毒供应中心对很多人来说,是非常神秘的。先经过人工或者超声机预处理后,再把每一件器械有序摆放在不锈钢篮筐内,放在器械清洗车上,缓缓送入全自动多舱清洗机中,开始规范的机械清洗。
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医疗器械、器具及物品保障供应的重要部门,承担起医院医、教、研、护理工作使用的各种器械的清洗、消毒、灭菌、敷料制作、监测储存等工作,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消毒供应中心除了承担市第一人民医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、灭菌、监测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等医疗安全工作外,还着力打造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。他们是医疗前线的后勤保障、是医院的隐形天使,有人把他们比喻成医院的心脏,也有人把他们比喻成医院的肝脏。灭菌工序结束后,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观察本锅次的物理参数、批量监测结果是否合格,再通过30分钟冷却、降温,最后观察生物监测是否合格,确认合格后依次把这些信息录入信息追溯系统,实现质量可追溯。他们是肝脏,是因为他们每一天都要到各临床科室把使用过的、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、消毒、灭菌,让一件件器械重获新生。透过清洗机玻璃窗口,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疗器械整齐摞放,在机器里被水浸淋、喷雾、超声清洗、漂洗,终末漂洗好、高温消毒、干燥、润滑保养后才从清洗机中取出。
随后,经过灭菌处理的镊子和其他器械包被整整齐齐地摆上架子,进入无菌存发区。他们是心脏,是因为他们要往全院各科室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无菌器械,功能特别像人体的心脏。
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,必须做到规范、严格,遵循科学。器械处理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极其重要,如果过程中出了一点点问题,就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。
机械清洗流程,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。无菌医疗器械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,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,使用过的器械从清洁到无菌,无一例外,都要经过一个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科室——消毒供应中心。
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声龙介绍道。消毒供应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7人,日清洗器械数量最多时达15000多件,日处理各类手术包1000余只。同时,每一个人都呈现出一种专业的精神、敬业的态度。最后来到灭菌物品储存发放区,工作人员介绍发放区的管理要求、无菌包的质量检查标准及发放流程等。
穿上特别的隔离服,戴上无菌帽和口罩,换上专门的工作鞋,记者全副武装,在护士的带领下走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区域。清洗质量一旦不合格就要立即返回重洗,一些精密、复杂的器械还要进行个别维护。
一把镊子经临床医生或护士使用后,通过规范的回收到达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,按照严格的清洗流程,保养、检查、包装等环节,再通过科学灭菌以及严谨的物理检测、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百分百合格后,才能重上手术台或者送往临床科室。昭通日报记者 杜恩亮 文/图。
走进消毒供应中心,能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,感受到整个团队积极、向上、快乐、和谐的良好状态。消毒供应中心主任成忠晏告诉记者,所有临床使用过的每一件器械、器具都必须经过严格处理。
2023年1月至6月,消毒供应中心已处理手术包及各种治疗包329293包、清洗器械1012822件、压力蒸汽灭菌1684锅次、超声波清洗机运行2242次、WD390长龙清洗机运行972次……消毒供应中心常年承担着医院不可或缺的工作,医院的医疗安全离不开它的保障。接下来,工作人员会按照器械图谱以及包装规范装配每一个器械包,在每一个器械包最难灭菌的位置贴上化学指示卡,在包的外面贴上化学指示封包胶带和信息标签。就这样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与病人的血液、体液污染物打交道,却始终任劳任怨,不叫苦不叫累,从源头上防范了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。在检查包装区,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检查每件器械的清洗质量,不仅要肉眼观察,还要用5倍的放大镜查看,检查镊子等医疗器械的表面及关节齿牙处是否光洁,有无血渍、水垢等残留物质和污锈斑,以及功能是否完好,有无损毁等。
在‘世界灭菌科学日来临之际,让我们一起走进消毒供应中心,揭开器械灭菌的神秘面纱。虽然他们很少出现在患者眼前,但是,每一台手术、每一项治疗之前,都离不开他们前期的辛勤付出。
心系每个患者的安危作为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主任,成忠晏自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第一天开始,就爱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,每天早上7时不到就到消毒供应中心,全身心投入工作中。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工作制度和质量标准,确保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到的每一个消毒包、每一把器械100%合格。
4月11日至13日,消毒供应中心结合本学科的工作实际,创新开放日活动模式,举办了以严格科学灭菌 守护患者安全为主题的世界灭菌科学日活动,通过省级医学继教班学习、实地感受、游戏互动、讲课比赛、茶话交流、实操展示等多种方式,推动全市消毒供应专业标准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发展,增进医院内各科室之间的相互了解,让患者、家属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复用医疗器械的科学灭菌方法。受邀嘉宾观摩后,感叹道:原来我以为的消毒供应中心,应该只是消消毒、洗洗刷刷。